可信賴的電量隔離測量方案供應商安全/隔離/更可靠的電流電壓傳感器
              24小時定制電話:010-89494921
              傳感器定制

              當前位置: 首頁 » 柏艾斯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我國推動發展碳儲存時機是否已經成熟?

              我國推動發展碳儲存時機是否已經成熟?

              返回列表來源:柏艾斯 發布日期:2021-06-01 10:16:16瀏覽:-查看手機網址
              掃一掃!我國推動發展碳儲存時機是否已經成熟?掃一掃!

              央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關注低碳發展路徑,有專家最近建議,未來西北地區可以考慮把碳儲存作為一個新的產業來發展,以此實現低碳轉型。與節能降耗和增加生態碳匯相比,公眾目前對碳儲存了解相對較少。這種減排方式具體怎么運行?前景如何?能否實現產業化發展?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張曉慧最近在一場論壇上提出,未來西北地區可以考慮把碳儲存作為一個新的產業來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這顯然是把碳儲存看作西北地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徑。什么是碳儲存?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林千果說,碳儲存實際上就是通常所說的碳捕捉和碳封存,“就是把二氧化碳注入到地下的深部。地下深部有各種能夠適合封存二氧化碳的空間,一個是深部,比如說理論上(深度)大于800米(的地方);第二個有油田,有咸水層,技術上有多種儲存空間。”

              一般來說,降低碳排放有節能降耗、增加生態碳匯和碳儲存等多個路徑。其中,前兩個路徑目前各地都在積極推進,而碳儲存在我國則更多處于可行性研究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專家為什么建議未來在西北地區打造碳儲存產業?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西北地區油氣田較多,適合碳儲存;另一方面,西北地區碳排放壓力較大。以內蒙古為例,能源基金會低碳轉型項目主任傅莎說:“內蒙古人均碳排放是22.8噸,同期廣東的人均排放只有5.4噸,浙江是7.5噸,可以看到它的人均排放是廣東和浙江的4倍多和3倍多。在同樣生產單位GDP的情況之下,它的單位碳強度是3.44,而同期廣東只有不到0.6,浙江是0.7左右。”

              應用碳捕捉和碳儲存技術,大型火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可以實現超低排放。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說,把捕獲的二氧化碳封存到油氣田中還可以產生一些收益。“如果我們在油田附近有一些電廠,那么我們就可以把電廠的二氧化碳取回來,提純以后把它壓到地下去。因為二氧化碳到地下在水里是可以溶解的,溶解以后水帶有一定的酸性,可以幫助水下的巖石驅開里面的油,這樣的話可以幫我們增加石油的生產。”他說。

              盡管有這些利好,發展碳儲存目前仍然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因為注入地下的二氧化碳可能會隨著壓力變化重新釋放,這項技術對環境的長期影響缺乏有效評估手段。另外,推廣碳儲存成本太高,有研究顯示碳儲存會推高電廠發電成本近50%。韓曉平說:“首先增加投入是增加一些設備,但最關鍵是要增加能耗。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你可能要增加很多的能耗,所以目前我們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或者增加綠化來吸收二氧化碳,而且效果會更好,成本也更低。還沒有必要那么極端的去大規模捕捉收集二氧化碳,然后把它存在地下。”

              張曉慧也指出,碳儲存作為產業來發展是需要有一定條件的,只有建立國內碳配額和交易市場,充分利用國際碳交易市場,才可能有收益。專家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碳儲存將更多作為一種概念和研究熱點。


              北京柏艾斯科技是專業的電流電壓傳感器廠家,掌握霍爾磁通門等多種技術原理,為眾多國內外用戶提供OEM和ODM服務,更多產品應用請登錄公司網站了解更多,www.www33666.cn.

              上一篇:新型儲能的9個基本關注點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帶來新機遇 自主品牌出口歐洲能否站穩腳跟?

              24小時定制電話:010-8949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