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是電動車、儲能電站、3C產品的核心器件,占據整車和儲能電站成本的1/3以上,其對新能源汽車和電子產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記者昨天從國內知名創投機構創新工場獲悉,新能源電池智能設計工業軟件的全自主解決方案提供商,蘇州易來科得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創新工場前沿科技基金。本輪融資主要用于加強產品研發、建立早期售服隊伍、啟動研究院和國際化布局,以及進一步夯實知識產權體系。
創新工場執行董事、前沿科技基金總經理任博冰表示:“我們一直在關注中國誕生世界級工業軟件的機會。作為中國具有產業鏈優勢的制造業之一,電池的研發、制造和運行已經迎來新一輪變革,電池類工業軟件最有可能在中國沉淀、打磨和優化,最終成為全球的“隱形冠軍”。易來科得發起于清華大學的著名科學家團隊,以領先行業30年的電化學模型結合人工智能,并在電池的全生命周期將其核心技術轉化產業鏈協同軟件,改變電池行業結構。科技大航海時代,公司團隊剛創立就打入工業軟件大本營,成功在歐洲落地大型服務項目,證明了其底層模型等核心技術在全球范圍的先進性和應用能力。我們相信,易來科得可以在新能源垂直領域保持并加大核心競爭力、抓住電池行業高速發展和國內國外雙循環的增長紅利。”
解決卡脖子難題:智能電池研發鏈條的“國產替代”之路
創新工場方面表示,電池是電動車、儲能電站、3C產品的核心器件,占據整車和儲能電站成本的1/3以上。鋰離子電池產能在未來十年將增至數十倍以上才能滿足全球車輛電動化與儲能市場新增需求,TWh(太瓦時)時代即將來臨。預計到2030年,國內電池生產領域將新增萬億人民幣級別的投資,參與者包括電池廠、汽車制造商、儲能系統供應商以及進入該行業的各類新勢力。全球電池產業也在加大投資并高速發展,僅歐洲地區就已規劃了38座超級電池廠,10年后的目標產能達到當前可供應量的13倍。電池,正在顯著影響傳統車企的轉型速度,從而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新格局。
易來科得相關負責人表示,現有的電芯研發模式落后,其中蘊藏著巨大的轉型動能、洗牌空間和產業機會。“電芯開發正在迎來巨大的效能躍升,我們稱為兩大步:第一步,從傳統的實驗試錯方式邁向仿真驅動的正向設計,效率至少翻倍;第二步,從仿真設計進一步躍升為全自動智能化設計,效率提升至少1個數量級、甚至可達百倍以上” 創始人及CEO陳新虹博士說。
以電池產品研發工具為先導,易來科得電池工業軟件產品鏈將全方位改變電池研發、制造、運營的整體圖景:研發——電池研發中心,能夠在混合現實中完成整套設計方案,大幅削減物理現實中的實驗試錯,利用智能化工業軟件完成型號設計,精準進行產品路線決策;制造——電池工廠,引入虛擬電池作為智能制造的數據標桿,利用海量工藝數據流用于訓練制造孿生,進而定制設備、提升工藝、增加效能、提高質量;運營——電池的運營商,管理和預知個性化的能量存儲與釋放行為,并通過虛擬殘值評估等非測試手段,低成本、規模化盤活存量資產,打通后市場服務、梯次利用、高效回收的技術路徑。
這就是模型+仿真+智能,在新能源電池領域中,從設計、制造到運行全生命周期的廣泛應用前景。易來科得創始人及CEO陳新虹博士表示:“我們做的第一款產品是個電池的高效高精度設計工具,可以類比芯片行業的EDA軟件。但是相比EDA而言,電池的工業軟件產品鏈可以更加垂直貫通,能為材料廠—電芯廠—主機廠這個產業鏈中的每一類客戶增值。我們現在就站在中國新能源產業這個高地上,更有責任把中國領先全球的電池產業經驗固化,成為全球第一款新能源電池設計研發專用工具,不僅實現全自主可控,還直接服務國際客戶。”
易來核心團隊成員具備豐富的行業履歷,具有“電池理論+自主仿真+先進制造”的科學交叉硬核背景。人均國內、外從業經驗10年以上,教育背景來自清華大學、康奈爾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形成了在電池數理模型、電芯研發、多物理場仿真技術、精益制造等領域極強的交叉型知識結構。科學家團隊包括在電池研究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專家,作為頂級智力資源,能夠提供持續創新的源頭活水。
陳新虹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流體力學專業,是周培基國際青年學者獎第一位中國獲獎者、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會員,擁有第一發明人專利20余項。作為一名模擬仿真技術專家,她曾長期擔任大型外企仿真部門負責人,在帶領團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并于2018年起投身研發自主可控的多物理場仿真工具的事業。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通訊員:王俊潮
北京柏艾斯科技是專業的電流電壓傳感器廠家,掌握霍爾磁通門等多種技術原理,為眾多國內外用戶提供OEM和ODM服務,更多產品應用請登錄公司網站了解更多,www.www3366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