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賴的電量隔離測量方案供應商安全/隔離/更可靠的電流電壓傳感器
              24小時定制電話:010-89494921
              傳感器定制

              當前位置: 首頁 » 柏艾斯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儲能技術能否改變鋰離子電池占主導市場的這一狀況?

              儲能技術能否改變鋰離子電池占主導市場的這一狀況?

              返回列表來源:柏艾斯 發布日期:2020-10-27 16:17:48瀏覽:-查看手機網址
              掃一掃!儲能技術能否改變鋰離子電池占主導市場的這一狀況?掃一掃!

              儲能行業標準化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北極星儲能網訊:儲能行業正處于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過渡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技術標準化體系保駕護航。在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應急管理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儲能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后,我國儲能標準化建設駛入“快車道”。10月13日,儲能標準化信息平臺和微信公眾號正式發布,標志著我國儲能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儲能行業迎來里程碑 


              在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劉亞芳看來,歷經數月緊張建設的儲能標準化信息平臺,使我國儲能行業迎來一個里程碑。儲能標準化信息平臺是國家能源局標準化管理平臺的補充和延伸,將成為我國儲能標準化領域覆蓋范圍最全面、參與主體最具代表性、運行機制最為開放的標準化信息發布平臺,為儲能標準化工作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建設儲能標準化信息平臺不僅是政府主管部門對行業管理的需求,更是企業對儲能標準信息的迫切需求。這個平臺信息比較全面,包括組織機構、政策文件、標準公開、標準化動態、產業動態、標準實施反饋等模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劉汭直言,“儲能標準化信息平臺開通后,將使得標準修訂透明化。例如,我們的使用感受是平臺互動性比較強,企業可以通過平臺在儲能標準化工作征求意見階段提出意見和建議。”


               儲能系統標準體系基本成型 


              按照《方案》要求,到2021年,我國將建立起較為系統的儲能標準體系,并建立儲能標準化信息平臺,共享儲能標準化工作動態。記者采訪獲悉,中電聯依托全國電力儲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了儲能領域標準編制工作:歸口管理國家標準14項,能源行業標準18項,中電聯團體標準50項,其中62項已發布或正在報批,20項正在編制。截至目前,儲能標準體系涉及電化學儲能、超級電容器儲能、氫儲能、飛輪儲能等多種儲能形式,儲能標準體系涵蓋基礎通用、規劃設計、施工及驗收、運行維護、檢修、設備及試驗、安全環保、技術管理等儲能電站全壽命周期。


               “尤其是《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規范》《電力儲能用鋰子電池》《電力儲能用鉛碳電池》《電化學儲能系統儲能變流器技術規范》《儲能變流器檢測規程》《電化學儲能系統接入電網技術規定》《電化學儲能接入電網測試規范》7項核心技術標準的發布,有力支撐了我國儲能系統的集成設計、產品制造、并網檢測和交接試驗、電化學儲能電站的示范工程和商業化項目建設,引導了國產儲能裝備技術創新,促進了我國儲能設備技術升級。”全國電力儲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惠東在發布會上表示。


               將加快細分領域標準化制定 


              “未來將緊密跟蹤不同應用領域儲能技術成熟度,加快技術成果轉化為標準化應用,開展前期預研,提高標準制定效率。將布局具有系統性、協調性、前瞻性的儲能標準體系,并根據儲能技術的發展和新形勢下的應用需求,滾動修訂標準體系,指導儲能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中電聯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表示,“未來將重點關注儲能電站安全、梯次利用、預制艙式儲能等標準的編制。將加快儲能電站設計標準修訂工作,完善儲能并網測試類標準,逐步有序開展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氫儲能等標準的制定工作。”


               據介紹,儲能標準化信息平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儲能標準化信息的開放共享,加強各標準化機構、標委會和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保障平臺的高效穩定運行,反映儲能標準化領域行業訴求,為政府、行業、企業服務。


               標準嚴重缺失監管無章可循 電池儲能產業敲響安全警鐘


              北極星儲能網訊:核心閱讀: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與電動汽車的100多項國標相比,儲能領域的國標還不到20項,建設監管方面沒有規范可尋,同時,在相應的安全制度與監管方面也沒有建立標準。


               隨著儲能電池市場滲透率提升,安全性問題正成為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路上的“絆腳石”。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業內專家指出,如何在產業快速發展和提升經濟性上尋求平衡,進一步提高電池儲能系統的安全性,是行業當前面臨的緊迫課題。


               儲能安全標準嚴重缺失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電網側、發電側、用戶側電池儲能領域均出現過不同程度的火災事故,這使得儲能的安全性備受關注。


               作為新興產業,雖然2019年電池儲能市場進入“小寒冬”,但并未減弱各路資本的布局興趣。在行業發展初期,市場出現魚龍混雜現象,既有獨角獸企業,也有大量的光伏、節能、電力、電子企業跨界而來,不少企業抱著“干一票大的就撤”的心態發展儲能業務。


               “進入一個市場并不成熟的行業,所有人都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需要開拓新的應用場景,逐步探索出儲能的商業發展模式。所以,業主、投資商以及設備商,在主觀上更在意成本和價格,對產品的安全性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沈陽沙爾特寶電器總經理陶船告訴記者。


               據了解,對于儲能的安全規范,當前全球范圍內尚不存在一個完善的標準體系。“我國儲能還在大規模應用的初期,電化學儲能電站還有很多關鍵問題亟待解決,目前,與電動汽車的100多項國標相比,儲能領域的國標還不足20項,建設監管方面沒有規范可尋,同時,在相應的安全制度與監管方面也沒有建立標準。”陶船表示。


               安全防護措施缺乏針對性 


              據業內人士分析,電池儲能系統的火災事故,大多數是由一個電池起火引發,缺乏有效的消防系統阻止火災的發生和蔓延,加之防護層的缺失,一系列疊加因素最后導致整個儲能系統發生爆炸。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儲能與電工新技術研究所副總工楊凱表示,整體而言,儲能安全事故可以一分為二看待:一方面,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儲能電池的起火都是電池本體的原因所引發的;另一方面,由于當前的儲能安全防護措施并不是針對儲能系統所設計的,所以火災無法控制,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火災。


               德國萊茵TüV全球電力電子產品服務副總裁李衛春表示,如何避免儲能系統的安全性不到位引發的事故,對所有儲能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挑戰。目前,就儲能產品設計、工藝和材料發展路線而言,即使在前期測試中通過了數輪的抽檢,在后期的生產出貨時仍不能保障其安全。


               “另外,受制于儲能完全開放式的系統環境,最近兩年頗受歡迎的特殊氣體預警方式有效性大打折扣,儲能系統的大規模通風量將導致氣體濃度瞬間稀釋,微量氣體很難快速準確定位問題電池。這也是引發儲能系統火災爆發的原因之一。”李衛春指出。 


              從系統層面解決儲能安全問題 


              儲能安全總體分為三個領域:一是儲能本體,二是應用,三是配套措施。楊凱告訴記者,解決儲能安全問題,企業需要重點關注兩方面:一方面是散熱、防護與消防一體化設計;另一方面是液冷散熱方式在儲能中的應用。 


              陶船認為,儲能系統安全性的提升,需要各個環節做好自己的事,同時又相互協作。“電池本體的安全需要電池企業負責,沙爾特寶作為一個專注于儲能接觸器的企業,在儲能安全方面的要求做到了具備很好的分斷能力、短時間的過載能力以及高接通能力,這有助于大大提高儲能系統的安全性。” 


              李衛春表示,無論從電池的選型、設計到系統集成和聯動保護,儲能行業都需要加強標準化建設,提升企業在用戶心中的信任度。 



              北京柏艾斯科技是專業的電流電壓傳感器廠家,掌握霍爾磁通門等多種技術原理,為眾多國內外用戶提供OEM和ODM服務,更多產品應用請登錄公司網站了解更多,www.www33666.cn.

              上一篇:儲能技術能否改變鋰離子電池占主導市場的這一狀況? 下一篇:《儲能電站儲能電池管理系統與儲能變流器通信技術規范》發布

              24小時定制電話:010-8949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