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至2050年能源科技發展路線圖,柏艾斯助力造就中國特色新型能源工業
中國至2050年能源科技發展路線圖
來源:規劃戰略局
能源作為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公用性資源,是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物質保障。能源是經濟資源,也是戰略資源和政治資源,能源可持續發展直接影響我國的國家安全和現代化進程。然而,大量化石能源消費排放的溫室氣體蓄積在大氣層中,造成的溫室效應導致自然災害和極端氣候發生的頻度顯著增加,氣候變化威脅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面臨巨大的挑戰。進入21世紀后,人類呼喚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構建可持續能源體系,以此推動技術革命和社會文明進步。
構建安全、可持續能源供應體系無疑需要解決許科學技術問題,尤其是能源具有投資大、周期長、慣性強、關聯多的特點,一旦方向選錯或技術落后,將會在幾十年的時間中處于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因此,為了保障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現代化建設進程,必須建立符合中國發展需求和資源特色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把握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交替更迭的發展機遇,盡快縮短與國外先進能源科技水平的差距,進入世界能源科技前列,以支撐中國可持續能源體系和中國特色新型能源工業的形成。
按照中國科學院黨組的統一部署,由30多位專家構成的中國科學院能源領域戰略研究組,從體現戰略性、方向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出發,以2008-2020年、2021-2035年、2036-2050年三個不同發展時期為時間節點,按照能源發展需求→重要能源科技問題→重要能源技術方向→技術發展路線圖→創新能源技術總體部署→保障體系建設的邏輯構思編制了《中國至2050年能源科技發展路線圖》。
在能源重要技術方向和路線選擇上研究組遵循了五項基本原則:第一,對于通過自主研發、但在時間上已經無法跟上需求的技術,選擇引進消化吸收的路線;第二,對于未來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還沒有進入規模化應用的技術,選擇關鍵技術攻關與重點突破的路線;第三,對于未來具有重大需求,但目前尚處于科學研究、探索階段的前瞻性技術,選擇完全自主創新的研究路線;第四,已經成熟、或已規模化產業應用的技術,如水力發電,在本次路線圖中不作選擇;第五,對于影響能源科技路線選擇的多種因素,按照資源性—貢獻度—環境性—技術性(自主創新度)—實現度—經濟性的優先順序選擇。
《中國至2050年能源科技發展路線圖》報告最終凝練出了十個旨在引領我國能源科技發展、造就中國特色新型能源工業、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重要技術方向,包括高效非化石燃料地面交通技術、煤的潔凈和高附加值利用技術、電網安全穩定技術、可再生能源規模發電技術、生物質液體燃料和原材。
作為專業隔離電量測量方案提供商,柏艾斯將繼續不遺余力推動中國新能源建設。

上一篇:柏艾斯:光伏救市政策傳利好,傳感器市場一榮俱榮 下一篇:2010-2015風電設備產業分析預測前景報告(轉載)
- 2017-03-28柏艾斯科技:質量管理培訓再繼續
- 2017-03-21柏艾斯:我們學習我們快樂,論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
- 2017-03-15柏艾斯:組織培訓學習“工業品營銷,贏在信任”
- 2017-03-15新營銷時代,從AIDMA到AISAS
- 2017-03-15評 李東生先生的“中國企業對技術的崇拜遠不如金錢”微博有感
- 2017-03-15涓涓細流,匯成大愛 太陽村愛心之行
責任編輯:柏艾斯編輯部
版權所有:http://www.www33666.cn 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標簽:電流變送器 電流傳感器 電壓傳感器 電壓變送器 功率變送器 羅氏線圈
熱點聚焦
24小時定制電話:010-8949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