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賴的電量隔離測量方案供應商安全/隔離/更可靠的電流電壓傳感器
              24小時定制電話:010-89494921
              傳感器定制

              當前位置: 首頁 » 柏艾斯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新型儲能怎么發展?一文讀懂發改委指導意見

              新型儲能怎么發展?一文讀懂發改委指導意見

              返回列表來源:柏艾斯 發布日期:2021-07-26 09:05:37瀏覽:-查看手機網址
              掃一掃!新型儲能怎么發展?一文讀懂發改委指導意見掃一掃!

              中國儲能網訊:7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 》提出堅持儲能技術多元化,推動鋰離子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實現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等長時儲能技術進入商業化發展初期,加快飛輪儲能、鈉離子電池等技術開展規模化試驗示范,以需求為導向,探索開展儲氫、儲熱及其他創新儲能技術的研究和示范應用。

              光大證券分析稱,隨著“雙碳”戰略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將大力發展,這需要大量儲能平滑負荷曲線以保證電網穩定性,儲能迎來發展機遇。

              【試點】

              試點應優先在風力和光伏資源比較充沛的地方開展

              《指導意見》提出,統籌開展儲能專項計劃,一是要各地區規模及項目布局,并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二要積極推動電網側儲能合理化布局,通過關鍵節點布局電網側儲能,提升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及大容量直流接入后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和安全穩定水平。三是積極支持用戶側儲能多元化發展。鼓勵圍繞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大數據中心、5G基站、充電設施、工業園區等其他終端用戶,探索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

              與此同時,《指導意見》認為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督保障工作,鼓勵地方先行先試。鼓勵各地研究出臺相關改革舉措、開展改革試點,在深入探索儲能技術路線、創新商業模式等的基礎上,研究建立合理的儲能成本分攤和疏導機制。加快新型儲能技術和重點區域試點示范,及時總結可復制推廣的做法和成功經驗,為儲能規模化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認為,“目前我國的能源以煤炭為主,發電也是以煤炭為主,未來降低碳排放,向清潔能源過度,儲能系統可以將綠色清潔能源收集后利用,達到降低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對于試點城市,張翔認為,一二線城市主要是用電城市,一般是儲能后通過高壓線路將電輸送到一二線城市;偏遠城市可以通過風能或者光能發電實現自給自足,先行試點可以在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資源比較充沛的地方,當然城市里面也可以有一部分試點,但總體來講城市里光照條件不好,不能大面積推廣。

              【技術】

              堅持多元化路線

              商業化規模或仍需國家政策支持

              《指導意見》中表示要推動技術進步,壯大儲能產業體系;第一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儲能理論和關鍵材料、單元、模塊、系統中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強化電化學儲能安全技術研究;同時堅持儲能技術多元化,推動鋰離子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將加快飛輪儲能、鈉離子電池等技術開展規模化試驗示范,以需求為導向,探索開展儲氫、儲熱及其他創新儲能技術的研究和示范應用。

              二是加強產學研用融合,三是加快創新成果轉化,鼓勵開展儲能技術應用示范、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四是增強儲能產業競爭。

              中信證券認為,儲能行業有望解決儲能主體市場地位和配套政策缺失痛點,開啟市場化新階段,儲能設備供應商和綜合能源服務商率先受益。在張翔看來,目前儲能電池主要是磷酸鐵鋰電池為主,它的成本相對比較低,但其缺點就是能量密度低一點,如果大規模使用的話,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至于實現商業化規模應用,他認為光伏發電或風力發電成本都相對火力發電高,想要實現商業化規模應用仍需要國家政策補貼的支持,不然可能很難發展。另外,風能和光伏產業需要加快發展,如果行業無法壯大的話儲能電池產業的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鈉離子電池等技術開展規模化試驗。華創證券認為,鈉離子電池與目前的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類似,但優勢突出,成本低、能量密度及性能更加,工作更長,充電速度更快;不過東北證券認為,目前階段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明顯低于鋰離子電池,與新能源汽車電池需求匹配度低,鈉暫不可能替代鋰成為動力領域主流技術方向,站在當前時間點來看,鈉電池對鋰電池的替代性實際上很微弱。但業內也存有共識,認為在鋰離子電池很難同時支撐電動汽車和規模儲能兩個市場的情況下,鈉離子電池在儲能市場的前景則較為廣闊。

              【時間表】

              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與新能源汽車發展步調一致

              《指導意見》也為新型儲能的發展規劃了時間點,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的轉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并表示新型儲能成為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支撐之一。

              實際上可以發現,新型儲能的發展時間點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時間表基本相似。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達到20%,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新車滲透率達到 40%。羅蘭貝格預測2025年和2030年兩個時間點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上會加速發展,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能在20%到25%之間,2030年或高于40%。

              據悉,截至2020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5.6吉瓦(1吉瓦=100萬千瓦),這意味著未來5年新型儲能將在現在基礎上大幅增長,而且這些新增儲能將主要集中在“光伏+儲能”“風電+儲能”“電化學能+儲能”等新型儲能方面。

              而在儲能產業鏈中,電池是成本占比最大、壁壘最高的環節;從數據來看,2030年全球儲能鋰離子電池需求約100GWh,占鋰電池總需求量的比例約5%;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拉動電池產業規模化的發展,鋰電池的成本或將進一步降低,也能夠加快儲能產業鏈的發展。

              【規模】

              2025年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

              業內預測未來五年年復合增長率或超50%

              《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新型儲能的發展規模目標,到2025年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長壽命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在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發揮顯著作用;到2030年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和產業水平穩居全球前列,標準體系、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成熟健全,與電力系統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裝機規模基本滿足新型電力系統相應需求。

              按照《指導意見》明確的目標來看,我國新型儲能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容量為3.81GW,根據此次政策制定的目標,未來五年的空白市場空間為26.2GW,年復合增長率達51%,發展潛力巨大。

              實際上 ,儲能行業的發展主要依賴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的持續提升,成本低、各項性能相對均衡的鋰電池將是“十四五”期間主流的新型儲能技術;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27GW,鋰離子電池以88.8%的裝機占比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電化學儲能占整體儲能裝機規模比重也從2018年的3.7%提升到2020年的7.5%;蓋錫咨詢預測,到2025年,我國電化學儲能市場將會達到27GW。

              近來儲能板塊不斷走強,業內認為一方面得益于政策面的支持,行業前景光明,另一方面是與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產業鏈板塊的走強有關。中信證券認為受益于政策呵護力度不斷加強,新型電力系統的加強建設,電力交易體系的完善和成本的不斷下降,儲能行業在“十四五”期間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中長期看,氫儲能應用有望加速,綠氫成本有望下降,利好燃料電池等氫能利用設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陳莉 校對 劉軍

              北京柏艾斯科技是專業的電流電壓傳感器廠家,掌握霍爾磁通門等多種技術原理,為眾多國內外用戶提供OEM和ODM服務,更多產品應用請登錄公司網站了解更多,www.www33666.cn.

              上一篇:京張奧運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并網發電 下一篇:萬億儲能市場迎來政策強信號:十年實現全面市場化

              24小時定制電話:010-8949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