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賴的電量隔離測量方案供應商安全/隔離/更可靠的電流電壓傳感器
              24小時定制電話:010-89494921
              傳感器定制

              當前位置: 首頁 » 柏艾斯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新能源車安全:消除使用焦慮事關銷量

              新能源車安全:消除使用焦慮事關銷量

              返回列表來源:柏艾斯 發布日期:2020-11-20 09:20:07瀏覽:-查看手機網址
              掃一掃!新能源車安全:消除使用焦慮事關銷量掃一掃!

              中國儲能網訊:新能源車自燃、斷軸、剎車失靈等事件不斷出現,讓有購車計劃的消費者一時難以抉擇,也讓此前一直在為免責尋找借口的車企,開始正視問題的存在。


              日前,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下簡稱《路線圖2.0》)首次給新能源車設定了安全目標,將通過這一舉措來增強消費者心理安全。 


              免除消費者關于新能源車型使用中的心理焦慮,擺脫包括續航衰減、車身安全等等心理問題,祛除消費者的“心魔”,新能源車型才能真正成為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必需品。 


              心理安全建設事關銷量 


              “為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使用環境,是所有汽車企業最起碼的責任和義務。相比傳統燃油車,目前新能源車在這一點上還有很大努力空間,汽車企業要讓當前存在的不穩定因素盡快得到根除。”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產業若沒有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為基礎,任何眼前的繁榮都不可持續。


               長期以來,在國內汽車市場中,有著以銷量論英雄的說法。不過,對仍然依賴政策扶持的新能源車而言,沿用傳統燃油車的評判方式并不適宜。


               自2014年市場化“元年”以來,新能源車已走過近七年光景。雖然占全球新能源車銷量五成的成績足以證明其實力,但制約產業健康發展的隱憂依然存在。


               對于一個新興市場而言,消費信心是高速發展的關鍵。而新能源車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卻將人們的信任度降至了有史以來的較低水平。與之相關聯的是,近兩年新能源車銷量面臨連續負增長的尷尬局面。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新能源車面臨如今的困境?《路線圖2.0》對起火率要求恰好回答了這一疑問。新政指出,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車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別小于0.5次/萬輛、0.1次/萬輛和0.01次/萬輛。


               在外界看來,這是對市場頻發的新能源車自燃事件的宣戰。根據公開信息披露,截至目前,今年國內各地發生新能源車自燃事故超過20起。雖然每起事故背后原因各有不同,但頻發的安全事故刺痛了整個市場的神經。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清華大學教授王賀武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由于近年來電動車起火事件不時發生,引發了廣大消費者對車輛安全性的普遍擔憂。“新能源車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產業發展的健康,因此對起火事故率的目標設置,看似是對產業的約束,實際上是對新能源車消費信心的保障。”他說道。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比亞迪、特斯拉分別在今年量產車型上重新使用磷酸鐵鋰電池,此舉預示著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巨大變革。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比亞迪新能源車發生自燃的車輛均配備的是磷酸鐵鋰電池,而使用“刀片電池”后的新車至今還保持著零自燃的紀錄。不過,刀片電池的穩定性是否能夠有效應對自燃問題,有待進一步觀察。 


              與此同時,主流車企開始在高安全性的氫能源汽車領域發力。今年6月,一汽、東風汽車、廣汽和豐田等六家公司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有限公司,通過協商共同規劃氫能源汽車生產,在產品研發、組件技術等方面展開合作。


               11月9日,科技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592號建議答復中明確表示,科技部將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研究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凝練等工作,繼續加強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攻關,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為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從動力電池材料選擇到重點發展氫能源汽車,新能源車發展也在根據市場環境變化適時作出調整。

               

              “無論新能源車選擇何種發展路線,讓消費者放心用車是車企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在任何時候都不應改變。”王秉剛說道。


                個性化需求優勢正在減弱 


              得年輕消費者得天下,是當今汽車消費市場的一句至理名言。為了迎合年輕化市場需求,當前車企在市場營銷時屢屢打出個性化王牌。


               新能源車市場中新造車品牌的不斷涌入,在為傳統汽車產業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讓個性化表達更成為新能源車的一大標簽。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專家李萬里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隨著汽車智能化和技術水平快速發展,廣大消費者對車輛個性化需求日益增加。“我認為個性化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創新延伸,它不僅代表某個功能或層面的展現,所以汽車企業不能用相對局限的眼光來看待個性化的發展。


              ” 新能源車前衛的設計思路、智能互聯配置、整車在線升級等多種新鮮元素,讓人們看到了體驗個性化用車生活的可能。


               在顏值即一切的時代背景下,不管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很難在車輛設計方面拉開太大差距。 


              于是,為了提升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力,各大車企通過增加智能科技配置的方式為車輛賦能。理論上,節省了傳統燃油車“三大件”的空間,新能源車憑借電器架構優勢,在智能科技配置方面有著更大發展空間。


               以新能源車引以為傲的OTA在線升級功能為例,理想ONE、特斯拉Model3、蔚來ES8、小鵬G3主流新能源車型,在這一技術加持下,實現了優化自動駕駛系統、升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豐富車內娛樂配置等功能,能讓消費者體會到持續開新車的感受。


               眼見新能源車企在網聯化領域取得進展,傳統車企也不甘落后,紛紛向整車在線升級敞開懷抱。記者了解到,全新寶馬X5、第三代哈弗H6、2021款別克GL6等多款燃油版車型提供在線升級功能,使這一技術不再是新能源車的專屬功能。 


              除此之外,傳統車企在自動駕駛輔助配置上也進行了大幅提升。自動泊車入位、定速巡航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等技術廣泛應用于15萬元以下傳統燃油車型中。


               李萬里表示,目前汽車產業發展離不開智能網聯化概念,從今年各大車企推出的新車以及2020北京國際車展傳遞出的信息來看,軟件系統是保持車企競爭力的重要砝碼。為了應對市場發展,汽車企業必須在智能互聯領域加大投入研發力度,別無選擇。 


              在個性化定制方面,傳統燃油車也在動力、外觀、內飾設計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今年,捷途上市的新車X70Coupe不僅可以實現車輛外觀的定制,車內座椅也能進行一定程度定制。據悉,這款市場定價僅在10萬元左右的車輛可以提供超過100種定制化方案供消費者選擇。


               此外,長安汽車、一汽奔騰等傳統車企也已展開定制化布局。不得不說,傳統燃油車在車輛定制化方面的突破并不遜于新能源車企。


               隨著傳統車企加大對個性化市場研發力度,新能源車個性化優勢不再明顯,而這將不可避免地對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力形成很大沖擊。 


              車輛綜合實力尚有差距


              如果說新能源車的個性化表達還能和傳統燃油車平分秋色,那么在車輛綜合實力方面,新能源車則處于明顯落后地位。 


              雖然新能源車已規模化推廣多年,但仍未徹底擺脫續航里程短、充電難、車輛耗電量高等基礎問題,尚不具備與傳統燃油車展開全面競爭的實力。


               王賀武認為,新能源車產品力提升,更多是和自身相比。在短時間內,新能源車還無法與技術成熟度更高的傳統燃油車來競爭。


               近年來,隨著整體車市進入買方市場,消費市場對車輛綜合實力的要求更加嚴苛。每年上市新車多達數百輛,一款了無新意的車輛,很難受到消費者的關注。


               在乘用車市場中,轎車、SUV和MPV三個細分市場,代表著不同的車型特點。在此基礎上,又有小型、緊湊型、中大型級別之分,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使用需求。


               相比之下,新能源車種類相對匱乏。國內新造車品牌產品基本以SUV車型為主,只不過是在車身級別上有所區別,產品序列顯得過于單一。


               年輕化消費者為主流群體的市場,性能已成為一款車輛的標配,尤其是SUV車型。而一款真正的SUV,不僅有著越野車型的外觀,還需要配備與之身份相符的四驅系統。 


              眼下,又有多少新能源車SUV能夠像燃油版車型翻山越嶺,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稍加留意,你會發現,不少車企在新車宣傳時都會強調車輛動力表現。其實,所謂的性能,不過是車輛在起步階段的提速或百公里加速時間。


              而這種特點是所有純電動車型與生俱來的優勢。當你了解新能源車程度越深,類似被夸大的優勢也逐漸浮出水面。 可以預見,未來新能源車唯有在安全、個性化等關鍵領域做到平衡,才能有更大發展空間。


              北京柏艾斯科技是專業的電流電壓傳感器廠家,掌握霍爾磁通門等多種技術原理,為眾多國內外用戶提供OEM和ODM服務,更多產品應用請登錄公司網站了解更多,www.www33666.cn.

              上一篇:走進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 下一篇:高特電子徐劍虹:儲能BMS的重要性及發展趨勢探討

              24小時定制電話:010-89494921